【讀書心得】小店 (Dough: A Memoir)

書名:小店(Dough: A Memoir)
作者:Mortz Zachter
譯者:王淑儀
出版:麥田
出版年:2009(初版)
ISBN978-986-173-540-5
我的分類:自傳小說

看完這本書已經是大半年前的事。會開始寫這本書的讀書心得,只有一個原因:自從一個月的東南亞「壯遊」歸國後,終日雨天、咳嗽不停、吃夜市還拉肚子,諸多水土不服的症狀(拜託,我回到住了34年又9個月的台灣,還水土不服?),讓我沒辦法負荷手邊一堆待看、內容又有點複雜的小說。迫於大腦無法負擔,只好挑一本早就看完、又沒啥感觸的小說,耍點嘴賤,以資紀念我的「水土不服」。

基本上,我對於平淡的故事、充滿愛與包容的故事、以及屬於自傳體的故事是沒有太高的興趣,因為,我認為這樣的故事,溫情得有點可怕。我也清楚地認知,也許我不太常看到這世界溫情的一面,溫情依然存在;但溫情的本質只有一種,而衝突的面向卻有許多。或許,我就愛看到故事中,人性的善與惡衝突的一面。說也奇怪,我只對這種善惡交鋒有深刻的感動。

這本書,會被我買入手,只有兩個莫名其妙的特點:1.我從小就對於麵包店有著莫名奇妙的幻想。想知道廚房裡的生產流程?想知道廚房裡的人長得什麼樣?還有,特別是在安東尼‧波登的節目中有提到,每一位糕點師傅都有共通且獨特的特質,安東尼‧波登揶揄,這是種不討喜且又機車的獨特特質。是怎麼樣的特質呢?對,我就想看到這種故事。2.這本書的故事,發生在一家猶太移民所開的麵包店,尤其是麵包師傅神秘地遺留下了一百萬美金的遺產。對,又是多麼讓人有諸多聯想的猶太人啊。被世人埋下諸多刻板印象的猶太人:節省的猶太人?講話刻薄的猶太人?做人機車的猶太人?看倌,我是說刻板印象喔,不是我故意加諸的「污名」啊!

麵包師傅「獨特的特質」,加上被加諸於「猶太人」之名的特質,就好像「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般,有一種玄妙又可以拿出來唬住人的「選擇性親近」,似乎會讓我在麵包店的廚房裡,找到更多人性小善與小惡的交鋒。但在這本書裡,沒有太多我有興趣的部分。只讓我感到羨慕:哇,就這樣,一百萬美金的遺產耶。是啊,我只有這種中了樂透頭彩,人生一切有解的感受。難道作者本身(或者作者身為故事中的主角)沒有這種感覺嗎?我真是懷疑!

然而,這本書想講的都不是這些,就如同本書封面為其所下的諸多小標題:「一筆意外財富,開啟一趟生命溯源之旅。」「生命處處有意外,意外的不是一筆財富從天而降,意外的是從未知曉的家人之愛。」就這些,很溫情吧!

過度充分的溫情,讓我忍不住想吐嘲:你拿了一百萬美金的遺產,也應該甘心溯源一下吧!或者,你拿了一百萬美金的遺產,才曉得家人之愛嗎?抱歉,我認為一百萬美金才是這個故事裡的主角,才是這個故事裡扭轉主人翁命運的主要且唯一變項,所以,這個故事應該是晦暗的、有人性善惡衝突的、以及帶一點點勢利眼的!這樣才有趣,不是嗎?

所以,我想說:夠了!想要看「愛與和平」故事的人,看這本書準沒錯。它訴說了第一代猶太移民於1920年代在紐約開麵包店的甘苦,物質生活的不豐厚,但家族情感的聯繫卻是濃濃厚厚。也描述原來做廉價麵包店,也能跨越地理的界線,和他人產生情感的聯繫。嗯,廚師不就是要帶給人們幸福嗎?這是中華一番的小當家說的,在西方世界也可能有如此共通的標準吧。但想要跟我一樣,看這世界悲情的故事,換一本書吧;或者想看到廚房裡的明爭暗鬥,也許看旅遊生活頻道的「糕點天王」,會比看這本書有趣得多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