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確幸】在平價日式鐵板燒店看到台灣視野
要用什麼樣的視野,才能重新認識一項經常被廢棄的食材?我在一家平價日式鐵板燒店看到了!
最近一兩個月來,幾乎是每週一次,造訪一家位於淡水的平價鐵板燒店。除了對蔬菜、以及肉類的索求,對於料理的手法與新意,並沒有太多的期待。但今晚,我得到令人驚豔且值得深思的體驗。
我今天點的主菜是沙朗牛排,原味、五分熟。
喜好牛排的饕客一定會知道,沙朗這個部位屬於後腰脊肉,運動量少,所以肉質軟嫩,且有較多的油花與嫩筋。在各種牛肉部位中,算是上好的部位。但是,在一般的平價牛排館,怎麼可能供應如此上好的沙朗牛排!其實,我們常吃到的沙朗,都是位在這些上好的沙朗的週邊,油脂較少、被重新命名為低脂沙朗,且在切片後的肉排周邊會包上一條油筋。也許,有些人會有這樣的印象:在吃平價鐵板沙朗牛排時,常會切掉一條難以入口的油筋。
是的,這就是我們常常丟棄的食材,今晚在鐵板燒師傅的照料下,呈現出它該有的美味。
高胖的鐵板燒師傅戴著帽緣起了毛的廚師帽;廚師服上沾染了些許醬料,看得出來今晚至少服務兩輪的客人;應該是四十出頭歲的年紀,不像同店裡的其他師傅,那麼會找話題、與客人抬槓,但還是在不經意的談話中,得知他與日本的淵源。
師傅在日本東京出生,父親是日本人、母親為台灣人。在他出生後沒多久,父母離異。而後他就被送回台灣,但母親仍在東京討生活。起初是開卡拉ok店,但由於經營糾紛,不得不離開。而現在則是在東京當華語翻譯。師傅說:「我不會講日文,對日本也沒有感情。」但他卻在台灣的淡水,擔任鐵板燒師傅。
今晚,異於往常。師傅一開始就幫我料理了沙朗牛排。先在鐵板上一點油,放上兩片合計不到5盎司的牛排,然後將這兩片牛排周邊的油筋切開。五分熟的沙朗很快就料理完成。灑一點鹽、一點胡椒、和一些蒜片,置於瓷盤,就成為今晚的第一道料理。然而,那兩條油筋,並未因它的油膩與難入口,而被捨棄。
師傅先用鋒利的刀器,將這兩條油筋切成細丁,再花上兩三倍的時間在鐵板上煎烤,最後灑些鹽、胡椒、蔥花,在佐些奶油,就成了今晚的第二道料理。
切成細丁的油筋變得十分好入口,稍微有些嚼勁,又充滿了油脂的香氣。讓人聯想到台灣古早農業社會常見的炸豬油渣。切大丁的豬肥肉,在炸成豬油後所產生的副產品,印象中是油香軟脆。雖已數十年沒有嚐過炸豬油渣的滋味,現今也被視為不健康的食物,但與今晚的沙朗油筋兩相對照,卻有異曲同工之妙。至於今晚的其他料理,如同往常地提供炒高麗菜和豆芽菜,就無須多說了。
師傅沒有華麗的桌邊技巧、耍弄他手上的刀鏟,但我看到了西式的食材、在日式的料理檯上,展現台灣傳統農業社會對食材珍惜的態度。也許擔任鐵板燒師傅是與母親和日本微弱的連結,而這道沙朗油筋料理則是師傅在料理上展現出最台灣的視野。
【蠻適合配上料理鼠王這一幕!】
最近一兩個月來,幾乎是每週一次,造訪一家位於淡水的平價鐵板燒店。除了對蔬菜、以及肉類的索求,對於料理的手法與新意,並沒有太多的期待。但今晚,我得到令人驚豔且值得深思的體驗。
我今天點的主菜是沙朗牛排,原味、五分熟。
喜好牛排的饕客一定會知道,沙朗這個部位屬於後腰脊肉,運動量少,所以肉質軟嫩,且有較多的油花與嫩筋。在各種牛肉部位中,算是上好的部位。但是,在一般的平價牛排館,怎麼可能供應如此上好的沙朗牛排!其實,我們常吃到的沙朗,都是位在這些上好的沙朗的週邊,油脂較少、被重新命名為低脂沙朗,且在切片後的肉排周邊會包上一條油筋。也許,有些人會有這樣的印象:在吃平價鐵板沙朗牛排時,常會切掉一條難以入口的油筋。
是的,這就是我們常常丟棄的食材,今晚在鐵板燒師傅的照料下,呈現出它該有的美味。
高胖的鐵板燒師傅戴著帽緣起了毛的廚師帽;廚師服上沾染了些許醬料,看得出來今晚至少服務兩輪的客人;應該是四十出頭歲的年紀,不像同店裡的其他師傅,那麼會找話題、與客人抬槓,但還是在不經意的談話中,得知他與日本的淵源。
師傅在日本東京出生,父親是日本人、母親為台灣人。在他出生後沒多久,父母離異。而後他就被送回台灣,但母親仍在東京討生活。起初是開卡拉ok店,但由於經營糾紛,不得不離開。而現在則是在東京當華語翻譯。師傅說:「我不會講日文,對日本也沒有感情。」但他卻在台灣的淡水,擔任鐵板燒師傅。
今晚,異於往常。師傅一開始就幫我料理了沙朗牛排。先在鐵板上一點油,放上兩片合計不到5盎司的牛排,然後將這兩片牛排周邊的油筋切開。五分熟的沙朗很快就料理完成。灑一點鹽、一點胡椒、和一些蒜片,置於瓷盤,就成為今晚的第一道料理。然而,那兩條油筋,並未因它的油膩與難入口,而被捨棄。
師傅先用鋒利的刀器,將這兩條油筋切成細丁,再花上兩三倍的時間在鐵板上煎烤,最後灑些鹽、胡椒、蔥花,在佐些奶油,就成了今晚的第二道料理。
切成細丁的油筋變得十分好入口,稍微有些嚼勁,又充滿了油脂的香氣。讓人聯想到台灣古早農業社會常見的炸豬油渣。切大丁的豬肥肉,在炸成豬油後所產生的副產品,印象中是油香軟脆。雖已數十年沒有嚐過炸豬油渣的滋味,現今也被視為不健康的食物,但與今晚的沙朗油筋兩相對照,卻有異曲同工之妙。至於今晚的其他料理,如同往常地提供炒高麗菜和豆芽菜,就無須多說了。
師傅沒有華麗的桌邊技巧、耍弄他手上的刀鏟,但我看到了西式的食材、在日式的料理檯上,展現台灣傳統農業社會對食材珍惜的態度。也許擔任鐵板燒師傅是與母親和日本微弱的連結,而這道沙朗油筋料理則是師傅在料理上展現出最台灣的視野。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