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罪行(Verbrechen)
書名:罪行(Verbrechen)
作者:Ferdinand
von Schirach
譯者:薛文瑜
出版:先覺
出版年:2011年(初版)
ISBN:978-986-134-173-6
我的分類:一般小說(因為很一般)
好久沒有寫讀書心得了。這一篇,打算零零散散地寫。
我不覺得,這是一本好的小說。我個人認為,一部會讓人感動的好的小說,作者對於故事的鋪陳,對於主角與周遭人事物的互動,會有鉅細靡遺的描述。這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和技巧,才能帶領讀者走進主角的世界,並且讓讀者用主角視野,詮釋主角所存在的世界。只有這樣,讀者才能被故事感動。
在「罪行」這本書中,作者企圖用十一個短篇故事,傳達一個訊息:每一則罪行的背後,都可能有他無法抹滅的人生記憶或事件。也許,這些人生記憶或事件並不能讓故事的主角擺脫罪行,但一個人的人生之所以會是現在這樣,並不是「我們表面上所看到的那麼簡單。」我想,對於大多數的讀者而言,一定也能同意作者想傳達的訊息。但做為一位愛看小說的讀者(我是指我自己),不覺得這本書能細膩地傳達各篇故事中主角的人生的苦難,以及與其所犯的刑事「罪行」做出強烈的對比。因為,作者在寫作的過程裡,僅是簡單地鋪陳了每則故事主角的身世背景,以及其最終所犯的罪行,卻沒有對故事主角與其他周遭人事物的互動,做詳細的描述;但我認為就是需要這些詳細的描述,才會讓讀者走進主角的世界,並且是讓整則故事使人動容的重點。
我們都活在我們自己的世界裡,腦子裡想的、眼睛裡看到的,都是這個社會或世界告訴我們應該想或看到的價值與規範。當我們看到一個人走入價值或行為偏頗的道路上,我們也常直覺地指控或評斷:這個人有問題、這個人事有罪的、這個人怎樣怎樣。舉個例子來說,社會新聞中常會報導逆子殺老父老母,我們只看到了罪行的表面,卻忽略的背後會造成這樣悲劇的故事。好了,扯遠了。我想說東西很簡單,每個人都有他的人生故事,只有瞭解這個人的人生,才會瞭解他為什麼會是現在這樣。旁邊不懂或不瞭解的人,就不要以為自己多麼懂得人情世故,就一味地發表高論。
回到這本書吧。要問我有沒有受到裡面的故事所感動?其實是有的。但那種感動,是因為我本身的教育背景和訓練所影響,我能深刻的體會和認同每個人的背後都有很多故事,任何悲劇的背後會有更多故事是我們所看不到的。但假如我沒有經歷過一點人生的歷練,教育的背景裡也沒讓我接觸到任何一點對社會、歷史與人類的省思,我想我根本看不懂這本小說裡的任何一個情節想要傳達給我的感動。因為,我的思考會跟我說:犯罪就是犯罪;任何悲慘的故事並不足以修正或美化任何犯罪的事實。但這本書想要講的,絕對不是「犯罪」和「悲慘的故事」的兩個獨立事件,或者彼此之間的關係,而是「人生走到此刻,無法回頭地犯下了這則罪行的『無奈』!」
來扯遠一點。今天晚上回家的時候,看到月亮又亮又圓(中元普渡的日子)。加上剛看完這本小說,讓我聯想到雨果的小說「悲慘世界」。我對於這部小說的理解,完全來自於百老匯的同名音樂劇,所以,對故事情節的詮釋也是來自於音樂劇的歌詞。小時候,就覺得這故事很複雜,每個角色的內心戲超級多,但簡單地來講,就是一個小時後餓壞了的小朋友(有個很難念的法文名Jean
Valjean),不小心打破了麵包店的窗戶,連麵包都沒搶到,就被抓去關了!關了好多年假釋出獄,又偷了好心收留他的神父的銀燭台,且違反了假釋令,逃之夭夭。數年後,這個曾經是小偷、但帶著贖罪的心情努力打拼,成為某個小城市的市長,成為大家眼中的大善人。但是,代表正義的執法人員(也有個響亮的法文名Javert),鍥而不捨地想抓他歸案!
有一晚,警長Javert 對著天上的星星唱了一段(沒辦法,百老匯音樂劇嘛):
……(前面的歌詞省略)
He knows his way in the dark
Mine is the way of the Lord
And those who follow the path of the righteous
Shall have their reward
Mine is the way of the Lord
And those who follow the path of the righteous
Shall have their reward
……(中間的歌詞省略)
And so it has been and so it is written
On the doorway to paradise
That those who falter and those who fall
Must pay the price!
On the doorway to paradise
That those who falter and those who fall
Must pay the price!
……(後面的歌詞省略)
自詡正義的Javert 面對假釋出獄後不斷做「好事」贖罪的主角Jean Valjean,最後選擇的是跳塞納河自殺。Javert自始自終都沒有犯任何錯,他秉持著執法人員的執著,但最終他質疑自己:終其一生只為了把幾十年前偷麵包的小賊逮捕歸案,如此的執著在那過去的罪行,而忽略了Jean Valjean後續幾十年正直的表現,站在正義的這一方,意義到底為何?難道是那麼的冷酷無情嗎?所以,當Javert在法國大革命動亂巴黎街頭,被Jean Valjean拉了一把、讓他倖免於難,Javert內心對曾經執著的正義、價值,完全崩解。
為什麼會特別提到這個故事呢?而且,在這齣音樂劇裡,大多人都喜歡裡面愛情故事的成分!那是因為,Jean Valjean的角色設定,跟「罪行」這本書裡十一個小故事的主角很類似,都是因為人生的道路走到某一個時刻,不得不鋌而走險。而Javert的角色,跟「罪行」這本書所描述的檢察官、審判官、參審員的角色相似,都是身為執法者,用法律與刑責的角度看待每一個刑事案件,但聽聞這些被告的故事後,也都動容、也都反省法律和執法者只能看到「罪行」這個結果論的單一面向。
不扯了。這本書,最後,我只有一個小小抱怨:幾乎在每一則故事裡,都跟中東移民有關。也許,新移民比較容易產生社會不適應,比較容易出現這些形成罪行的故事背景,但對於族群議題敏感的人,總還是會覺得:書裡都是新移民出問題,有點「怪怪的」!
留言
發佈留言